马鞍山市因钢设市,因钢而兴,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了华东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在钢铁、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食品制造业正悄然崛起,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持续推进我市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马鞍山市食品药品安全检查中心对标“三数”,助推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01企业的需求做到心中有数,变信息孤岛为畅通畅联
深入调研,充分了解我市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困难问题,分型分类、精准研判、靠前服务,企业困难多问一句、解决办法多想一点,降低政策和企业感受度的“温差”。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周三助企日”“一企一策”“风险预警提示”等活动,调研排查本市食品产业或产品相关风险问题,集体会商研究制定解决方案,最终形成可操作、可执行、可复制的具体措施,旨在“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注重开放合作,深化“政校企”合作新模式,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第三方服务机构、科研机构等互联互通,打通政府与社会多向发力的实践路径,与博望区政府签订小作坊质量提升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提升。与颐海(安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研发中心”,助力解决中小型企业创新难题。联合市内高校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立食品生产实训基地,依托其专业实验室开展企业管理人员与地方监管人员素质提升培训。通过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协同创新等,搭建政校企沟通桥梁,共同推动食品行业的繁荣和发展。
02群众的困难使尽浑身解数,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上门
充分立足当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主动“适应变数”,识变应变、系统谋划,变主动为被动,在挑战里找机遇。深入推动食品及相关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当地特色优势,改造升级老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加强本地重点企业扶持,全面提供技术支撑,如蒙牛乳业、春盛食品、华安油脂等;创新开展“我为企业审标签”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共服务企业30余家,提升食品标签的准确性,合规性和可读性,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效;依托“周三助企日”和“流动诊所”平台,多形式加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通过专业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生产场所布局、配齐生产设备设施,着力解决生产工艺布局不合理、生产设备设施不完善、关键控制点不能有效控制、出厂检验未按要求进行等问题,企业工业化程度大幅提高。
03承诺的服务保证说话算数,变问题清单为履责清单
以服务企业发展为目标,做到事前监管关口前移,加强证前指导,助力市场主体培育和孵化,做到“知企情、排企忧、解企难”。不局限于“老办法”“老经验”,将工作做到点子上、抓到关键处,为企业减负、为发展开路。打造“食安样板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申办指导书》,为申证企业提供可视化、普适化、标准化的三维立体模板,今年以来为94家企业提供参考服务;联合第三方机构研发食用植物油辣椒素总量快速监测免疫试纸,在数十分钟内现场测试反馈辣椒素总量信息,突破传统大型检测设备在成本、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有效提升生产主体原料查验和监管部门日常检查效能,自投入使用以来,运用免疫试纸开展现场检测68批次。出台《马鞍山市食用植物油生产操作规范》,规范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食品添加剂使用及成品检验。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食品会有临期,但保障好食品质量安全和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永远没有结束的日期,在当下经济形势下行的困难局面下,我们更要着眼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食品安全工作新形势新要求,主动迎难而上,积极创新求进,以形成马鞍山市食品行业一盘大局之棋,一本干事之账,为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食品药品安全检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