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食品机械网>资讯列表>《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制造业优质企业成长计划〉的通知》政策解读

企业推荐

更多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制造业优质企业成长计划〉的通知》政策解读

2025年01月17日 08:38:37 人气: 1221 来源: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一、背景依据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制造业优质企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真学习借鉴了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等地经验做法,并结合安徽实际,起草了《安徽省制造业优质企业成长计划》(以下简称《成长计划》)。文件的主要考虑是:
 
  一是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强调,要“抓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帮助其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健全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一批‘小巨人’企业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二是解决安徽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多年培育,我省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90家,数量均居全国第8,企业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跟长三角地区相比仍有差距,还存在优质企业总量不多、综合竞争力不强、发展质量不优、有影响力的龙头链主企业少等问题。
 
  三是突出系统化培育和差异化支持举措。当前,我省紧抓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夯实了优质企业底座,但缺少覆盖企业成长全链条的培育体系,特别是缺失了独角兽、链主企业的培育环节。为此,提出按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产业链链主企业”成长路径,全生命周期培育优质企业。针对优质企业,提出建立共性服务机制予以支持,同时,围绕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给予差异化政策支持。
 
  二、主要特点和主要内容
 
  (一)主要特点。总的来说,《成长计划》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科学规划发展目标,提出力争到2027年,年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0家左右、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左右、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200家左右、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产业链链主企业10家左右,形成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和安徽特色的制造业优质企业方阵。二是聚力支持共性需求,提出建立五大服务机制,着力解决制造业企业在市场开拓、资金支持、技术创新、“走出去”、诉求办理等方面的共性需求。三是差异化分类施策,围绕不同成长阶段优质企业的差异化需求,重点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专精特新企业壮大、瞪羚及独角兽企业跃升、制造业单项冠军及产业链链主企业领航“四大工程”,分类给予精准政策支持。
 
  (二)主要内容。《成长计划》包括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组织保障3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主要目标,提出到2027年的培育目标。
 
  第二部分为重点任务,围绕培育制造业优质企业提出建立5大共性服务机制、差异化实施4大培育工程,共17条重点任务。一是建立优质企业服务机制(第1—5条)。分别是供需发布对接机制、融资服务对接机制、产业链协同创新服务机制、跨境出海服务机制以及政企沟通“直通车”机制。二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工程(第6—8条)。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强度高、创新成果多的特点,提出包括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支持企业建设创新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3项重点任务。三是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壮大工程(第9—11条)。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配套能力强但规模不大、创新能力不足等特点,提出包括支持企业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支持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上台阶3项重点任务。四是实施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跃升工程(第12—14条)。围绕瞪羚和独角兽企业数量少、成长速度快、赛道领域新、现金流缺乏等特点,提出包括挖掘培育瞪羚和独角兽企业、拓展应用场景、强化资本赋能3项重点任务。五是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及产业链链主企业领航工程(第15—17条)。针对制造业单项冠军及产业链链主企业掌握行业话语权、承担产业链核心技术突破职责使命等特点,提出包括挖掘培育链主企业、支持申建重大项目、支持实施并购重组3项重点任务。
 
  第三部分为组织保障,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牵头负责组织落实,完善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全省制造业优质企业培育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政策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对优质企业给予人才引进、要素保障等倾斜支持,在全社会营造促进优质企业成长的浓厚氛围。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qq:109766069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