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中市通江县围绕市委“5+2+3”产业体系,聚焦食品饮料产业,锚定食用菌产业赛道,引进优质企业、培育经营主体、强化技术研发,全力打造以通江银耳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集群,先后推出食品、医药、保健等百余种优质产品,全方位推动食品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新场镇,一排排标准化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菌垄整理得疏松平整,来自县银科所的技术人员正在为村民仔细讲解冬季羊肚菌管护技术。
“通江冬季气温一般维持在10°C左右,土壤肥沃,且多以泥夹沙为主,非常适宜羊肚菌的生长和种植。今年,全县通过流转土地发展羊肚菌约为7000亩,已经搭建耳棚有4万余个,预计到2月底就可以采摘到第一批羊肚菌。”巴中市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侯华表示。
近年来,通江紧紧围绕“通江银耳百亿级产业集群”布局,大力发展银耳 (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通过“粮油+食用菌”轮作种植模式已发展银耳、羊肚菌等食用菌面积达7500亩,较往年新增700亩,总产值达7.5亿元。
为把特色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江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为通江银耳百亿级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如今,裕德源、祥云银朵、润生堂、芊菇生物、未来生物等企业已聚链成群,蓬勃发展。通江银耳已渗透到多个产业,银耳酒、银耳面膜、银耳羹、银耳蜂蜜饮料、银耳挂面等一系列和银耳有关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春在食品医药产业园内的通江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师傅正在对精选出来的银耳进行清洗、罐装、高温蒸煮,各项工序依次进行。面对年末的大量订单需求,未来生物公司全力保障生产力度不减,在做好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开足马力赶订单,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年关将近,我们的订单大量增加,我们的产量随之增加40%,目前蜂蜜水、银耳羹、银耳露等五条生产线全部启动生产,日产量达到3万份左右。”通江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龚克明介绍道。
随着通江银耳这张“金名片”冲出大山,近年来,一大批以通江银耳(食用菌)深加工的大项目不断在通江落地开花,生产的产品远销海内外。
“我们正在装车的这批海鲜菇是准备发往柬埔寨、越南,总计45吨。我们打通了东南亚的销售渠道,目前每个月都有70多吨的海鲜菇销往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四川芊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品仓主管谭弟坤说道。
“外包发货车间有工人30多名,每天确保发货3000余件,货物发往深圳、广东、湖南等各省市,现在订单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四川诚卡魔芋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陈俊全说道。
特色产品远销海内外,产业链不断延伸升级。近年来,通江县始终坚持立足资源禀赋,紧紧围绕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做好“农头工尾”文章,大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建设和品牌创建,加速培育和形成食品饮料产业新质生产力。截至目前,全县规模以上食品饮料企业共26家,2024年全年实现产值同比增长8.6%,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