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镇深溪村的榨菜直供基地迎来大丰收。村民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一片片绿油油的榨菜田间,削根、去叶、搬运,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据了解,龙潭镇今年发展了2000余亩的榨菜种植,每亩产量预计在5000斤以上,收入保守估计超400万元。小小的榨菜,正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密码”,不仅带动了经济增长,还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方式。
在榨菜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智能化生产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以涪陵榨菜集团为例,在第七届重庆・涪陵榨菜产业国际博览会暨2025涪陵榨菜品牌营销大会上,榨菜智能剥筋设备正式亮相。这款设备堪称行业的“黑科技”,它能够在3秒内完成一颗青菜头(榨菜原料)的剥筋,精确度高达0.01毫米,剥筋效率是传统人工方法的三倍以上,合格率超过98%,损耗率控制在15%以内。而且,该设备集智能称重、AI视觉识别和大数据学习等先进技术于一体,实现了榨菜筛选与分级工作的精准化和高效化,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行业的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除了智能剥筋设备,涪陵榨菜推出的并联机器人生产线也备受关注。该生产线通过高效的智能机器人实现自动化作业,特别适合处理高频次的小物件,如榨菜的切割、包装等环节,极大地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生产线还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视觉系统,能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其高效算法不仅提升了加工速度,还减少了物料浪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榨菜产业智能化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一方面,智能化生产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和稳定性,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AI技术、机器人技术在农业及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未来会有更多的智能设备和创新技术进入榨菜产业,推动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然而,在追求智能化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如何确保传统工艺与新技术的有机结合,保障榨菜独特的风味和品质;如何提升从业者的技能水平,使其能够适应智能化生产的要求;如何在智能化转型中,兼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只有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榨菜产业智能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榨菜产业智能化是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它不仅为榨菜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其他传统食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智能化的浪潮下,榨菜这一传统美食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美味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