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中国儿童中心、朴诚乳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多位行业权威专家共同制定的《儿童巴氏杀菌乳和儿童巴氏杀菌调制乳》团体标准在北京正式发布。这一标准的出台,犹如为儿童液态乳市场点亮了一盏明灯,为保障 3—12 岁儿童饮奶健康提供了更高标准的技术规范,在我国儿童乳制品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家长对孩子健康成长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儿童液态乳市场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我国乳制品市场规模已突破 5100 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乳制品市场。在整体乳制品行业中,液态奶凭借其便捷性与高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青睐,2023 年液态白奶市场规模超 1800 亿元,2018 年至 2023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9%,增速超过乳制品市场整体水平。而在液态奶的消费群体中,儿童作为特殊且重要的一部分,其需求推动着儿童液态乳市场不断细分与壮大。
团标细则对儿童巴氏杀菌乳和儿童巴氏杀菌调制乳的原料、营养成分、生产工序等方面做出了严格且细致的规定。例如,儿童巴氏杀菌乳明确要求仅以生牛(羊)乳为原料,且生牛乳质量等级需达到特优级,蛋白质≥3.1 克 / 100 克,菌落总数≤1 万 CFU / 毫升,体细胞≤10 万个 / 毫升,钙含量≥110 毫克 / 100 克。如此高的原料标准,从源头保障了产品的品质与安全性,确保孩子们喝到的每一口奶都源自优质奶源。对于儿童巴氏杀菌调制乳,规定以不低于 85% 以上生牛(羊)乳为主要原料,钙含量≥94 毫克 / 100 克,不添加复原乳,糖添加量≤3%,并合理添加有助于儿童生长发育的维生素类、矿物质类等营养成分和(或)其他天然食品原料。这一系列规定既考虑到儿童的营养需求,又兼顾了食用安全性,防止因过度添加糖分等对儿童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在市场现状方面,尽管儿童液态乳市场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由于此前缺乏统一、细化的标准,部分产品在原料选择、营养配比等方面存在缺陷,难以真正满足儿童成长需求。一些产品打着 “儿童液态乳” 的旗号,却在原料中使用劣质奶源,或者随意添加各种不必要的添加剂,不仅无法为孩子提供充足营养,甚至可能危害健康。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儿童液态乳的认知不够清晰。很多家长在选择产品时,缺乏明确的判断标准,容易受到广告宣传等因素影响,难以准确为孩子挑选到合适的产品。
新团体标准的发布,无疑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力手段。它为企业生产提供了明确的准则,促使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加大在优质奶源获取、生产工艺改进等方面的投入。例如,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专属牧场,从源头把控奶源质量,严格按照团标要求进行生产加工。同时,标准的发布也有助于消费者更加科学、理性地选择产品。家长们可以依据标准中的各项指标,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甄别,选择符合孩子营养需求的儿童液态乳。
从行业发展的长远角度看,该团体标准的实施将推动儿童液态乳市场朝着规范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它将加速行业洗牌,淘汰那些不符合标准、质量不达标的企业,促进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而且,随着标准的广泛推广与应用,将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会加大在产品研发方面的力度,开发出更多营养丰富、口感适宜、包装设计符合儿童喜好的产品。例如,有的企业针对儿童喜欢不同口味的特点,在符合团标要求的前提下,开发出添加天然水果汁的儿童巴氏杀菌调制乳,既增加了产品的口感丰富度,又提升了营养价值。
当然,标准的落地实施并非一蹴而就,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严格按照团标对产品进行检测,对于违规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产品的企业,要依法予以严惩,确保市场秩序稳定。行业协会要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对企业的培训与指导,帮助企业理解并执行标准,同时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提升消费者对标准的认知度。企业自身更要强化责任意识,将标准内化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以高品质产品赢得市场认可。
《儿童巴氏杀菌乳和儿童巴氏杀菌调制乳》团体标准的发布是我国儿童液态乳市场发展的重要契机。通过标准的引领与规范,我们有理由相信,儿童液态乳市场将迎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孩子们的茁壮成长提供更加坚实的营养保障,在守护儿童健康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