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夯实产业基础。采取“合作社十订单农业”经营模式,建设“非遗凉糕”专用粮及红糖基地500余亩。擦亮“葡萄井”金字招牌,培育壮大加工销售产业集群,支持开发多元化产品,凉糕年产量超700万份、产值近3000万元。
 
  2.促进融合发展。融合凉糕、林竹等元素建设集亲子互动、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凉糕乐园,推出竹编工艺、古法制盐等农旅体验项目5个。提档升级凉糕非遗馆、凉糕一条街等消费场景,培育特色民宿、农家乐13家,带动年收入增长约20%。
 
  3.强化品牌推广。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联动十群众参与”品牌推介机制,以文旅品牌推广大会、非遗进高校等活动为载体,赴重庆、成都等客源地城市开展品牌推介,持续擦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片。目前,已在49个城市开设凉糕门店10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