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小龙虾产销两旺,从池塘到餐桌,鲜活运输是保障品质的关键。科学运用冷链技术、合理选择包装方式,是确保小龙虾鲜活运输的核心。
 
  一、冷链运输:打造“移动保险箱”
 
  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的精准把控,是冷链运输的核心。小龙虾适宜运输温度在5-10℃,过高易引发肢体损伤和快速代谢,过低则可能冻伤。实际运输中,
冷藏车是常用工具,出发前预冷车厢,途中通过温度
传感器实时监测;短途运输也可用加冰袋的保温箱。 
  除温度外,湿度和氧气也不可或缺。铺设湿润水草、海绵等材料保持湿度;使用氧气瓶连接增氧管微孔曝气,同时监测氧气浓度,维持在5mg/L以上,防止小龙虾缺氧。
 
  二、包装方式:穿上“防护铠甲”
 
  包装材料的选择关乎小龙虾运输安全。塑料筐透气性好、可重复使用,适合短途;泡沫箱保温和缓冲性能佳,适用于中短途;专用运输箱功能齐全,但成本较高。无论哪种材料,使用时都需铺垫柔软物,避免小龙虾外壳刮伤。 
   包装操作要遵循“轻拿轻放、合理密度”原则。先剔除弱虾、残虾,再分层放置并分隔。运输密度根据时长调整,短途每立方米装20-30公斤,中长途15-20公斤,长途10-15公斤。包装完成后密封,并张贴包含运输信息的标签。
 
  三、其他注意事项
 
  装车前清洁消毒车辆和容器;运输中减少颠簸,避免小龙虾应激;抵达目的地后,尽快将小龙虾转移至暂养环境。
 
  小龙虾鲜活运输的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冷链技术通过精准调控温湿度、保障氧气供应,为小龙虾创造稳定的生存环境;包装方式则从物理防护和运输规范上,降低小龙虾在运输途中的损耗风险。二者相辅相成,不仅守护着小龙虾从产地到市场的鲜活品质,更维系着养殖户的收益、经销商的信誉以及消费者的舌尖体验,是推动小龙虾产业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