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食品机械网>资讯列表>宁海一市“蟹经济”链条越拉越长越拉越强

企业推荐

更多

宁海一市“蟹经济”链条越拉越长越拉越强

2025年11月04日 08:45:01 人气: 1045 来源: 宁海县新闻中心
  秋色渐浓,位于宁海县一市镇的蟹塘里却热火朝天。连绵万亩的蟹塘波光粼粼,养殖户们穿梭其间,捞起一笼笼膏肥黄满的青蟹,包装后发往全国各地。
 
  “这几天订单根本停不下来,每天至少卖出三千斤,日销售额超过30万元。”“蟹大人”品牌主理人陈仲一边接听订购电话,一边指挥工人打包发货。订单纷至沓来的背后,是我县推动青蟹产业从传统养殖向现代化全链条转型的生动实践。
 
  一市镇的青蟹养殖始于上世纪90年代,依托三门湾得天独厚的咸淡水交汇环境,当地逐步发展起内塘青蟹规模化养殖。三十余年来,一市镇青蟹养殖面积已达1.5万亩,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产业发展也进入品牌化运营阶段。
 
  “陈总不仅教我们科学养殖技术,更带着我们做直播、闯市场,现在我的蟹塘年产值比三年前翻了两番。”养殖户叶可赞对陈仲提供的“就业指导、技术服务、学习交流”多元化服务充满感激。
 
  作为集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省级“新农匠”等荣誉于一身的“新农人”,陈仲将青蟹养殖技艺与现代电商思维深度融合,牵头成立了青年创业者联盟,为返乡青年提供从苗种培育到电商销售的全链条培训。
 
  青蟹作为餐桌上的“明星”,过去养殖高度依赖野生苗种,存在成活率低、病害风险高等问题。青蟹人工育苗,一直是水产种业领域的空白,一市青蟹近年来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宁海海洋种业的强势崛起。
 
  2021年起,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联合华大海昌启动“拟穴青蟹抗逆良种选育及繁育技术”攻关,瞄准种质资源创新这一核心难题进行突破。科研团队驻扎育苗场日夜攻坚,成功筛选出耐低温、低盐的优质种蟹,并于2024年创新原池恒温技术,将蟹苗越冬存活率从传统模式的不足50%提升至85%以上。
 
  “种蟹是繁育体系的‘芯片’,存活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都意味着产业基础的夯实。”项目负责人柳海表示。
 
  走进恒温25℃的育苗车间,25平方米水池中密布着30万只黄豆大小的青蟹苗。技术团队攻克了饵料替代、水质调控等关键环节,以营养活体饵料替代易带病菌的轮虫,建立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系统。研究院的建立,为产学研搭建了重要桥梁。这个在“种质优选+数字化管理”科技支撑下构建的创新平台,形成了“科技创新——人才孵化——技术辐射——模式输出”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每到技术培训的日子,周边市县的养殖户们都会早早来到一市镇成校,聆听专家分享青蟹育苗和养殖的最新经验。“我们有任何青蟹苗和养殖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成校和万里学院的老师们都会为我们作详细解答。”村民叶欢喜说。今年以来,这里培训周边养殖企业及养殖户200余人次,推广生态养殖模式3000多亩。
 
  “蟹经济”链条越长、效益越高,才能让民众共富。“‘珍鲜海味’共富工坊的成立,把养殖户、种植户团结在一起,改善了以前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局面,把白枇杷、青蟹等产品的价格、销量都提高上去了,真正实现了共同富裕。”宁海青蟹“蟹大人”品牌的创始人陈刚满介绍说,共富工坊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民众,统筹全局靠的是党建引领。“珍鲜海味”共富工坊建成后,通过党支部牵头梳理工坊需求清单,排摸出一批有创业意愿、有劳动能力的待就业人员名单,通过双向匹配分析和培养机制,差异化提供岗位,开展技术指导。
 
  从滩涂起步到产业成型,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一市的青蟹产业正走出一条持续的富民之路。
关键词: 蟹产业,蟹加工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qq:109766069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