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食品机械网>资讯列表>科技赋能,稻米产业智能化加工引领变革

企业推荐

更多

科技赋能,稻米产业智能化加工引领变革

2025年08月16日 08:41:39 人气: 17061 来源: 食品机械设备网
  在农业现代化浪潮中,稻米产业正以数字化为引擎加速转型。从田间的精准种植到供应链的高效协同,数字技术已渗透产业各环节,而智能化加工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枢纽,正以革命性突破重塑稻米产业价值链条,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智能化加工:重构稻米生产效率与品质新标杆
 
  传统稻米加工依赖人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还常因人为误差导致产品品质不稳定。如今,以自动化设备、智能传感与数字控制为核心的智能化加工体系,正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实现从稻谷到成品米的全流程精准管控。
 
  在现代化稻米加工厂,智能化生产线已实现“无人化”连续作业。从稻谷清理环节的智能筛选设备,通过多段式振动筛与风选系统自动分离杂质,到砻谷环节的数控砻谷机精准调节胶辊间距,避免稻谷破损;再到碾米环节的智能碾米机根据品种特性自动控制碾白度,每一道工序都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参数精准调控。以某大型稻米加工企业为例,其智能化生产线每小时可处理稻谷80吨,相比传统生产线效率提升3倍,且碎米率从8%降至3%以下。
 
  色选与抛光环节的技术升级更凸显数字化优势。智能色选机搭载高清工业相机与AI图像识别算法,每秒可拍摄3000帧图像,精准识别并剔除异色粒、病斑粒及未成熟粒,识别准确率达99.8%以上,确保大米外观均匀一致。而智能抛光机则通过红外传感器实时监测大米水分含量,自动调节抛光压力与水量,既保证大米表面光洁,又避免过度加工导致营养流失。
 
  质量监控的数字化转型,让产品品质更可控。生产线各处安装的传感器实时采集大米水分、温度、加工精度等关键数据,并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自动比对预设标准,一旦发现指标偏离,立即发出预警并自动调整设备参数。例如,当检测到大米水分超过14.5%的安全标准时,系统会自动启动烘干装置,确保产品符合储存要求。同时,所有质量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平台,可随时追溯查询,为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双重保障。
 
  设备管理的智能化也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物联网技术,每台设备的运行状态、能耗数据、故障信息都可实时监控。系统基于设备运行数据预测维护周期,提前推送保养提醒,避免突发故障导致生产线停机。某企业引入智能设备管理系统后,设备故障率下降40%,维护成本降低25%,每年减少停机损失超百万元。此外,远程运维功能让技术人员无需到现场,即可通过云端平台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与参数调整,进一步提升了运维效率。
 
  数字化协同:为智能化加工保驾护航
 
  数字化种植为智能化加工提供优质原料保障。通过物联网监测土壤墒情、卫星遥感调控田间管理,农户可培育出品质更均一、杂质更少的稻谷,减少加工环节的原料损耗,为智能化加工高效运行奠定基础。而数字化供应链则打通加工与消费的壁垒,区块链溯源平台让加工过程透明可查,消费者扫码即可知晓大米加工工艺与质量检测信息,既增强消费信心,也倒逼加工企业不断优化技术,形成“优质原料—智能加工—透明溯源”的良性循环。
 
  破局前行:智能化加工未来可期
 
  当前,稻米智能化加工虽成效显著,但仍面临部分中小加工企业技术改造资金不足、偏远地区电力与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等挑战。未来,随着5G技术与AI算法的深度应用,智能化加工将向更精准、更绿色的方向发展——智能生产线可根据不同品种稻谷的特性自动生成定制化加工方案,实现“一稻一策”;低碳加工系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优化能耗分配,进一步降低碳排放。相信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与技术不断迭代,智能化加工将成为稻米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推动我国从“稻米大国”向“稻米强国”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qq:109766069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